訓練課表

設計2021年度訓練課表概念|週期化訓練4階段

這篇文章參考於《週期化運動訓練》以及一些個人見解。

什麼是週期化訓練?

主要會有這種訓練方式出現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希望在未來某個設定好的時間,能達成自己的目標且最佳化運動表現,所以它是以特定運動的專項生理需求為基礎,使爆發力、爆發性耐力或者肌耐力的發展達到極致的訓練週期規劃。

最一開始的目標設定很重要!

以我為例的話,預計在今年年中和年底的時候,會參加舉重比賽,那我就必須以這項競賽的舉辦時間,去思考相對應能使我最大化進步的課表編排方式,如此一來才能取得最佳的訓練適應,且增強生理能力與提升表現。

訓練課表

而也許有些人訓練的目標也許是提升三項肌力(深蹲臥推硬舉),或是拉起5下引體向上等等,勢必再今年的課表編排方式,一定都會不同。

延伸閱讀:你也可以拉起引體向上!6種輔助引體向上訓練教學

引體向上

其中包含了不同週期間的動作設定、劑量控管與恢復等等,而在設計所有這些細項的前提,你需要將年度計畫劃分為,較容易管控的小訓練週期,增進訓練的調理性,而這也是週期化訓練出現的最主要原因。

而本篇文章主要將週期化訓練的概念,簡化分為4大週期!

第一期 解剖適應期

最一開始這個階段主要的目的是活絡大多數的肌群,使你的肌肉、韌帶、肌腱、關節能承受之後其他訓練週期的重量壓力,自然的訓練內容不會是只針對單一肌群或是單關節的動作做訓練。

單關節動作

會更偏向於全身性且整體訓練量盡量均衡,包含了上下半身的推拉旋轉的動作、單腳動作與核心抗伸展或抗旋轉的動作。

地雷管划船

動作設定次數建議中高次數,來到8~15下之間,且動作過程中求慢且穩定。如果是剛接觸訓練的初學者,解剖適應期可以幫自己設定8~10週之間,而有訓練經驗的人可以來到2~3週

在這階段主要的目的是神經肌肉的徵招訓練軀幹的穩定與加強關節活動度,讓你在後續的訓練能承受較重負重的能力,與學習離心煞車的能力。

第二期 肌肥大期

在這一週期最一開始會追求全身性的肌肥大,利用多關節動作,漸進式的訓練量疊加,可以使用包含了超級組、降重量組、分段訓練等訓練方法,動作設定次數如同常聽的8~12下,但每週可以嘗試,增加重量或增加組數,讓自己漸進式的負荷

在後期會追求專項運動的肌肉肥大,也就是較為接近下個階段,最大肌力期時的混合訓練,動作操作速度會來到更快一些,以刺激快縮肌纖維,次數來到6~12下之間,而週期的總時間設定可以來到6~8週,依照每個人訓練目標而變。

而對於許多人來說,訓練方式可能都停留在這個週期,主要希望能藉由肌肉的成長,提升代謝率以幫助自己維持身材等等。但其實肌肉的多寡,不一定完全跟肌力成正相關性,你需要來到下一個週期,讓肌肉神經適應來到最佳。

延伸閱讀:肌肉大,不完全代表力量大!

第三期 最大肌力期

這個階段最主要的訓練目的,是要把肌力發展到最大的可能程度。在這個週期訓練時間會來到較長,也許來到1-3個月,其中最大的特點在於訓練組數相對較高、次數較少且動作也較少

這時釐清一個常出現的誤會,健力三項是競技比賽,其中的深蹲臥推硬舉動作也包含在肌力訓練的動作編排內容中,但在最大肌力期並不是說只有這三個動作的安排!也許會有槓鈴划船肩推或分腿蹲等等,所以最主要還是看你的訓練目的,而會有不同動作的組成。

也會建議至少來到最大肌力期,以維持或突破自己的肌力。隨著年齡老化,肌肉和肌力流失速度都會加快,而所有人都應該正式未來失能的可能問題,將訓練視為重要的事情!

所有的運動,其實幾乎都會受到最大肌力的水準所影響,包含了常見的跑步、登山、騎腳踏車等等,原因在於當你有高水準的最大肌力,才能讓你能達到高水準的爆發力、爆發性耐力或是肌耐力。

第四期 轉換成專項肌力

在這個階段最主要的目的,是將最大肌力期的訓練成果轉換,結合專項運動的肌力,在這個轉換期中,還是會將最大肌力維持在特定水準,以避免專項能力衰退。

所以這時候要著眼於肌肉高度專項化,尤其是肌力與能量系統的關聯上,轉換的時間長度依發展的能力而定,可能由4-5週的專項爆發力訓練達成,例如短跑衝刺、跳高等類型的運動。而如果是轉換成肌耐力,時間需要較長會來到6-8週,例如馬拉松、騎自行車等等。

當完成了年度目標,你可以再藉由這種方式,重新幫自己規劃訓練方向,也祝福大家在2021都能有效達成訓練目標!


發佈留言